刘启昌
天地君亲师,你心中,谁最重!一个世纪以来,秦州大地从名流政要到百姓黎民, 无不把天水师范学校称为“天师”,是爱称、尊称还是简称,无需考证,总之,这样称谓绝不仅仅因为地缘关系。其实,太多的人与天师有不解之缘,3万天师学子为多少蒙蒙学童开启智慧之门已无从计数。我的祖父、伯父、几个侄子都毕业于天师,我在天师从教20多年,时值天师百年,岂能无言呼!
一 天师的历史
百年天师,急需从头说起。多年来,在天师的上报材料、网站网页、招生简章上都赫然宣称“天师创建于1918年”,史实并非如此。其实,天师创立、发展的历史正是近现代陇东南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早在清朝末年,“维新派”和“洋务派”都极力倡导广开新学,自1898年起,全国各地古老的“书院”陆续改为中小学堂。1902年,张之洞将湖北兴办教育的情况写成《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上奏朝廷,其中把师范学堂列为第一位,认为 “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清政府采纳张之洞奏折,令其主持制订《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作为我国“癸卯学制”的有机构成,其中规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初级师范学堂。
陇东南地处边塞,战乱不断,经济落后,政令不畅,教育革新起步较晚,至1904年,巩秦阶道王树楠才将同治十一年(1876)年建立的陇南书院,更名为“甘南中学堂”,在保留原有国学的基础上,开始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1906年,巩秦阶道李璜又改甘南中学堂为陇南中学堂并附设师范讲习班,李璜自任总办。据《天水市志》载,至“宣统二年(1910年),陇南中学堂有教员3人,招生20余人。…学生太少…同年,陇南中学堂改为陇南初级师范学堂”。至此,陇东南地区第一所新型完整的培养小学教师和中学管理人才的初级师范学校正式诞生。
民国二年(1913年),陇南初级师范学堂有教员10人,学生100余人,同年,甘肃省设立四个中学区,将其改为甘肃省立第三中学,继续保留师范部。民国六年(1918年)甘肃省议会决定,全省设立师范学校8处,其中省立第六师范设在天水。民国七年元月,省教育厅委任省立三中校长胡心如兼任六师校长,并要求以三中师范部为基础招收新生,暂借三中校舍一边办学一边选址新建第六师范学校。民国10年(1921年)6月,六师始由三中移入贡院新址独立办学,民国19年因马廷贤攻陷天水而停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名为甘肃省立天水师范学校。此后的天师,既经历了战争年代的动荡和文化革命的洗礼,也经历了文革前十七年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突飞猛进,虽几迁新址,几易校名,几次合并,几次分设,历尽艰难曲折,确也铸就了辉煌,1962年天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属4所重点师范之一;1998年天师被评为甘肃省首批标准化师范学校。2007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天师与市职业中专合并,保留天师和职专原名称的同时,建立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纵观历史,百年天师,四迁新址、五易其名。 如果说,1906年陇南中学附设师范讲习班,仅仅是一个班级不能作为天师办学开端的话,那么,以1910年陇南中学改为陇南初级师范学堂,作为天师的诞辰,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的确,甘肃省教育厅决定在天水成立第六师范的时间是1918年,但六师的建立并未脱离原师范学堂的基础,六师成立4年后才从原师范学堂大城旧址迁入贡院新址,这仅仅是天师历史上四迁新址、五易其名之一次。显而易见,天师创建于1918年的说法是是一种误判或讹传,必须还历史以真实。
二 天师的文化
“丹青难写是精神”。百年天师,积淀了一笔极其厚重的历史财富和最为珍贵的无形资产。过去,这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是天师由弱到强、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是天师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支柱,也是莘莘学子前来求学、心驰神往的独特魅力。
教育至重,职业至上的事业追求:历代天师人,把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视为富国强民的生命线,把教师职业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实现人才强国之梦,许多家庭,几代为师,成为教师世家;许多学子,毕生从教,一生清平乐道,临终时,还把自己的微薄积蓄献给教育事业。2000年,远居台湾、八十高龄、并无固定收入的邓清莹女士,为完成母亲李凤琴女士(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天水师范)的临终遗愿,从儿孙孝敬老人的费用中挤出20万元,设立“邓夫人奖学金”,“鼓励和资助母校贫困女生勤奋学习,毕业后献身教育事业”。其高尚情操和良苦用心,可感天动地,发人深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取向:汉代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东汉许慎言:“范,法也”;“师范”就是“做人之范”。“为人师范”者,就要有“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经明行修”的人品和学品。百年来,天师人坚持以“为人师表”为校训,努力够建“厚德、博学、尚俭、求实”的校风和“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两代师表共勉、经师人师同求”是天师人坚定不移的信念,教师员工,不论教辅工勤,必须以自己的教育风格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学生在校,不论将来工作变化,必须着眼于未来教师形象完善自我,塑造人格。从古到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出自于恩师的启蒙和教诲,无数的家长曾怀着道严师尊的崇敬心情,将他们的子女送到教师面前,把孩子的成长道路和生活命运托付给老师,因为他们相信在老师的身上,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有着理想的道德人格, 人们对老师总是充满期望和信念。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启蒙教师,是天师办学的神圣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天师校园文化的核心和传统内涵,不辜负社会的重托和家长的期望,成为天师学子最大的人生价值。
甘为人梯,默默耕耘的人生实践;弘扬“蜡烛、园丁、粉笔、春蚕”精神,献身教育,任劳任怨;倡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回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践行“师范无小事,事事需垂范”,严谨求实,克己奉公;所有这些,历来都是天师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仪表礼仪、行为礼仪、言谈礼仪是天师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身正气,一手好字,一表人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天师对师生的基本要求。操场草坪、课堂食堂,处处是学习的课堂,人生的考场,文明的橱窗。《乡村女教师》、《一个也不能少》同样是许多天师学子执教生涯的生动写照。
乐勉结合,积极进取的教育氛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把学生勤学自强、尊师守纪的良好习惯同快乐的情感、稳定的情绪结合为持久的恒心,才会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浓烈的艺术教育氛围是百年天师校园文化的亮点,晨有歌舞诵读训练,晚有弹奏书画辅导,加上五项全能大赛(器乐、声乐、朗诵、舞蹈、书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天师校园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大块、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目标要求是百年天师教学活动的特色,它使未来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得到全方位的培训和储备。因此,学生在校,乐而有勉,勉而有乐,陶冶情操,展示才艺,彰显个性,健全人格;学生毕业后,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栋梁,同时成为艺术教育的骨干和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军人物,其中也不乏书画大家和歌舞英才。
三 天师的阵痛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撤并地方中等师范学校(简称“中师”)的政策,其初衷是“与国际接轨”,实现“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飞跃。人人都说教育乃百年大计,改革之潮却如此迅猛,恰似“摧枯拉朽”,百年中师,“升、停、并、转”,短短几年,所剩无几。对此举措,我不敢妄加评论,历史自有评说。但是,作为一名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师教师,我终于体验了“超英赶美大跃进”的苦涩滋味;作为上世纪末才陆续达到“标准化”、试图探索“现代化”的中师学校,不得不走上“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壮历程。跨入新世纪,中师的使命瞬间完成,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百年天师改制为职业技术学校已既成事实。
天水师范学校的招牌尚未摘去,但“为人师表”的校训在许多学生眼里已黯然失色;天师已不再以师范学校名义行文理事;2011届学生毕业后也不再以师范学校名义招生、发放毕业证;发展职教的东风十分强劲,但学生报考的热情并不高昂,高级讲师,走村串户,只为招生,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当年学生;为尽快转化成“双师型”教师,天师多年的基础学科教师正在面临艰难抉择;为紧跟市场需求,天师的领导正在为专业设置、实训设备、就业渠道等问题苦苦求索。天师人有忠诚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能够承受困难和压力,顽强地延续学校的生命,想方设法使学校在风雨中前行。最近,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国家级示范校” 。百年天师,似乎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来无可厚非,作为一所学校,历史的继承性与教育教学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百年天师厚重的历史财富和珍贵的有形无形资源,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意义究竟孰重孰轻应该质疑。百年天师特有的师范精神和校园文化能否继续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正在经历着阵痛。
2009年6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一篇《中等师范退出十年后,部分农村学校师资青黄不接》的报道,文章以湖南耒阳为例,指出“农村年轻教师出现断层,教师老龄化严重,为此,许多农村家长宁肯到城里收废品,也不得不撤离乡村,只为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显然,这是迫不得已。同样是中青报记者对甘肃会宁教育调查后感言:师资困境让高考状元县失去了自信。文章指出:回顾会宁教育发展史, “正是中等师范生撑起了会宁教育的一片蓝天”。 在他看来,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恰是农村教育最需要的老师。天水农村小学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许多非师范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走上农村教师岗位,他们学科优势明显,毕业后从事专门学科教学的能力与科研能力较强,但是他们在心理情感上、多种教育技能上、安心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专业思想上都很难适应农村小学、幼儿园教育多学科、综合性、趣味性教学为主的实际情况。在岗培训任务十分艰巨,然而短暂的教育项目培训与多年的师范精神熏陶焉能同日而语!
陶行知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一文中有明确主张:“我们的旧学制,多半应当改革;但因国中特别情形,或亦有宜斟酌保存之处。……所以,当我们欢迎新学制出现的时候,也得回过头来看看掉了东西没有。”还说“本国以前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保存他;如不适用,就除掉他。去和取,只问适和不适,不问新与旧。”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一文中提出: 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一大批中师被撤销。中师资源几乎流失殆尽。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大学也来培养师资,尚没有做好准备,也还没有提出培养师资的要求。许多师专、师院纷纷扩展为综合性学校,抽调师范专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极大地削弱了师范专业。这与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 现实值得我们今天来反思,至少是过于理想化,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堵塞师范教育资源的流失,扩大资源,规范办学。
西谚云:“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最好的办法是回到起点。”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北岛的《回答》,最后一节则写道——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上世纪50年代霍松林先生曾在天师任教两年,天师80周年纪念时他欣然题诗一首:师范创秦州,弦歌八十秋,春风桃李艳,化雨豫章绸。作栋营千室,为舟济巨流,青矜观校史,奋励遇前修。我极不愿说天师百年,因为“百年”有寿终正寝之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天,在天师百年之际,让我们回望那个并不遥远的世纪,让我们向那些曾经为天师百年历史付出心血的老前辈致敬!向关心、热爱、献身于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天师学子致敬!感谢他们给教育事业留下天师文化这样一笔宝贵财富。